新京报讯(记者张健林)有机器人的地方,就有观众。 11月7日下午,2025世界互联网大会“互联网之光”展览北京展区前,一台仿生机器人顺着观众的嘲笑声,完成了张嘴、转头、眨眼的互动。 11月7日,在“互联网之光”展览北京展区,公众与仿生人“小诺”互动。新京报记者 张建林 摄 这是松岩动力(北京)科技有限公司制造的仿生人“小诺”。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,“小诺”是全球首款量产仿生机器人,在标准人头大小范围内实现了技术突破。它也是全球最灵活的量产仿生机器人产品。他告诉记者,仿生人“小诺”采用了创新驾驶Orhythm能够表达高度拟人化的面部表情,并支持实时面部跟踪远程控制,实现操作者面部表情与机器人动作的精确同步。 “小诺”忙着交流,隔壁的另一个机器人“小盖”则忙着给观众泡咖啡。 Galbot是北京银河机器人有限公司制造的,看起来只有一条腿。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,这是一个人形机器人,有两条手臂、轮子和可折叠的身体。两条腿合并为一条折叠腿,以增加稳定性和操作效率。 Galbot 高 1.73 米,配备可 360° 全向移动的轮式底盘,最高可达 2.4 米。通过低倾到地面,您可以覆盖一定的区域并创建一个大的工作空间。 11月7日,人形机器人“小盖”在“互联网光”博览会北京展厅为观众端上咖啡。新京报记者 张健林 摄,加尔博特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抓取前所未见的随机堆叠物体的人。即使对于透明和高光泽物体,捕获成功率也可以超过 98%。学生还将学习开柜子、开抽屉、挂衣服等常用技能,展示自己的整体操作能力。 会上,记者了解到,星河通用还获得了世界互联网大会领先技术奖,成为嵌入式智能领域唯一一家获奖企业。除了现场的机器人,记者还看到了北京老字号北冰洋、红星二锅头。首都信息发展有限公司品牌管理部杨佳银告诉记者,北京展区由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导,互联网资本协会汇聚了20多家前沿科技企业和悠久传统首创信息等多家企业亮相“互联网之光”展。她介绍,北京展区聚焦京杭大运河千年发展与文化繁荣,描绘了一幅以“AI北京”为核心元素的现代科技与古都文化交相辉映的时代图景。场内设置了“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:新书新篇章”、“北京文化遗产:科技云聚”、“千年哈立德:智通古今”等专题展区。我们将前沿的互联网技术、云、数据、智能与传统文化内容相结合,协同打造沉浸式展览空间。编辑:刘梦洁、校对:张彦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