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京报贝壳财经讯(记者 陶野)当地时间11月10日上午,在巴西贝伦举行的COP30中国角边会“践行生态文明,美丽中国”上,中国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特使刘振民表示,“应对气候变化不能以牺牲发展和民生为代价,要特别关注发展中国家在减贫、能源安全等方面的实际需求。”刘振民在致辞中指出,虽然国际形势动荡,但绿色转型的趋势不可逆转。他还强调,绿色低碳发展是一条可以兼顾环境保护、经济增长、民生保障等多重目标的发展道路。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。中国在g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绿色低碳发展。刘振民介绍,近年来,中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,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,打造了全球规模最大、最全、最具竞争力的清洁能源产业链。 “三新”经济(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模式)占GDP比重超过18%,绿色低碳发展不断结出新成果。尽管各国资源能源禀赋不同,绿色低碳转型的基础和挑战也不同,但我们必须坚定转型信心,行动不息,力度不减弱,共同迈向绿色低碳的未来。 “全球气候治理目标的实现,不仅取决于各方的认识和决心刘振民强调,中国始终是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行动者和落实者。2020年,中国风电、太阳能累计装机容量增长两倍多,达到16.8亿千瓦,提前六年多实现向国际社会承诺的装机目标。从全球角度看,落实是缩小气温目标与现实差距的关键。刘振民认为,各国必须将本国确定的贡献目标转化为具体的、可实现的政策目标和可利用的技术,特别是发达国家应履行提供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的应有义务,并采取切实措施实现这一愿景。指出,技术是解决发展和减排两大难题的关键。过去十年,全球风电和太阳能项目平均度电成本分别下降了60%和80%以上。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中国的创新、制造和工程。当前,以绿色低碳为特征的产业革命和科技创新正在发生,全球正在经历一场深层次、广范围的绿色科技创新浪潮。我们必须打破技术壁垒,构建促进创新和开放合作的技术生态系统,促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、转让和传播,将气候变化挑战转化为经济增长新机遇,共同塑造更具韧性和可持续的未来。最后,刘振民强调,即使面对气候变化的挑战,各国是“共荣、共损”的命运共同体。 COP30 大会再次召开,双方就共同努力达成共识。我们要捍卫平等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,以实际行动落实《巴黎协定》承诺,为全球气候治理注入更大信心和希望。中国与国际社会携手并肩,站在全人类福祉之巅,追求主权平等,捍卫国家或国际法,践行多边主义,倡导以人为本,高度重视行动导向。中方将与各方一道,推动COP30取得成功,为全球气候变化进程带来更大稳定性和确定性。编辑陈莉 校对陈迪彦
刘振民:中国始终是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行动者和实施者-新京报
2025年11月13日
0 Comments